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学习鉴赏,有一次还一起客串京剧表演。这让两个人相互吸引,慢慢靠近。在鲁豫有约的采访中,陈丽华说,两个人结为婚姻其实遇到很多困难。
当时的迟重瑞长相俊秀,有很多追求者,而陈丽华已经47岁了,比迟重瑞大11岁,而且自己还带着三个孩子。外界纷纷不看好这段婚姻,但是两个人坚持了下来。
陈丽华的子女对妈妈追求幸福的行为表示支持,迟重瑞表示自己爱的是陈丽华这个女强人的人格魅力。两个人爱的是彼此的灵魂,无关于金钱、年龄、地位。
于是在1990年,他们结婚了。
婚后两个人相敬如宾。陈丽华说自己和迟先生间从来没有开过玩笑,她从不叫迟重瑞的名字,而是对迟重瑞以迟先生尊称,迟重瑞对她则是“董事长”“您”来尊重。
陈丽华一直是雷厉风行的女强人,在婚姻中也是这样。
有一次和朋友的谈话中,迟重瑞多说了几句话,这让说话滴水不漏的陈丽华难以接话,但是当时的她,为了丈夫的面子没有多说什么。
朋友离去后,陈丽华面色严肃地对迟重瑞说道:“以后我说话,您不要插嘴”,这让迟重瑞很是尴尬,他连忙道歉道“董事长对不起,我知道了,我以后不会再犯了”。
更令人咂舌的是,在1990年新婚之夜上,陈丽华对迟重瑞立下四大规矩:
第一,在她讲话时不能插嘴,不能多言;第二,必须等到她一起吃饭,不能先动筷子;第三,睡觉时只能侧卧,不能大字型平躺;第四,以后不会要孩子。
面对这样的规矩,迟重瑞只能微笑着点头同意:“董事长,我会按照您的要求来做的”。
两人不太同于常规的相处方式,让外人觉得“像迟重瑞嫁给了陈丽华”、“迟重瑞太卑微了”,甚至有人认为迟重瑞为了钱将自己卖身给陈丽华,这种婚姻和人生实在太憋屈和窝囊。
面对外界的质疑与嘲讽,两个人没有予以太多回应,依旧恩恩爱爱用心生活。
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
当时正红的迟重瑞,为了能安心照顾妻子,辅佐妻子的生意,他毅然退出演艺圈,辞去工作全身心照料家庭。
另一边的陈丽华,为了给迟重瑞澄清不是他为了钱靠近自己,而是自己倒追的迟重瑞,在一次朋友聚会上,深情地朗读了在恋爱期间写给迟重瑞的情书。
即使再强势,即使叱咤商业圈,陈丽华在迟重瑞面前也表现出小女人的一面。
她对迟重瑞十分宠爱,因为迟重瑞喜欢游泳,就斥巨资为他建了一个泳池;因为迟重瑞喜欢紫檀木,就为他打造了一个紫檀木公园,里面全都是盛开的紫檀木。
1999年陈丽华出资2亿元在北京建立了“中国紫檀博物馆”,让迟重瑞担任副馆长。
正是出于对紫檀木的热爱,她潜心钻研檀木雕刻技艺40年,有媒体报道,她还曾用8年时间,用紫檀和阴沉木来复刻老北京老城门。
在鲁豫有约的采访视频里,她还向鲁豫介绍自己正在建造的“内九外七”老城门中的正阳门模型,整个工艺制作精湛缜密。因此陈丽华被称为“紫檀女皇”。
就这样,两个人恩爱亲密,相敬如宾地生活着,一晃就是33年。
连迟重瑞自己都感慨道:“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,好像就只有几年,甚至都没想到能过这么久”。
现在年近80岁高龄的陈丽华,将自己的事业全权交给儿子打理,自己则是和迟重瑞一起鉴赏紫檀艺术。
时间是最长情的告白,两个人走过三十多个春夏秋冬,相互陪伴,相互温暖,相互依偎,即使外界风雨漂泊,即使他人流言蜚语。
他们用时间向那些不看好他们婚姻的人展示了,“等你老了,头发花白,躺在摇椅里慢慢摇”的美好。
在陈丽华最新立下的遗嘱里,除了三个孩子和一个养女的财产分配,她还提到了迟重瑞。
足以可见,三十多年的陪伴,是真心付出,能坚持这么久,也足以证明两个人是真心相爱与相伴的,也让外界各种谣言蜚语不攻自破。
现在的陈丽华和迟重瑞幸福平静地安享晚年,他们玩赏着紫檀木,每天宁静清闲又快乐。
2022年,迟重瑞还赶时髦,开始直播带货,走起网红之路。虽然效果不佳,但正如他们所言,不为别的,只是图个开心。
女富豪陈丽华的传奇故事
2019年福布斯女性排行榜上,陈丽华以391.5亿身家排行第三,作为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的陈丽华,以78岁高龄引人注目。
实际上,早在2016年,陈丽华就已成为中国女首富,那时候的她身家高达505亿元。她是一个女强人,与前任丈夫离异后独自带大三个孩子,勇敢创业。
在这条致富路上,她坚毅勇敢,果断冷静,睿智聪慧,一直越走越远,成功打造了长安俱乐部和金宝街等项目,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故事,成为当之无愧的女富豪。
陈丽华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土著,出生于颐和园的她,是满族正黄旗,叶赫那拉氏的后代。
她从小饱读诗书,但是后来由于家庭没落而在高中被迫辍学。但是与生俱来的性情豪爽、为人仗义的性格,让她崭露头角。
第一段婚姻是失败的,当时的丈夫不仅不支持她创业,还认为她每天不务正业,不符合那个年代贤妻良母的角色。
更令人气愤的是,她的前夫还多次婚内出轨,这让陈丽华忍无可忍,她选择了离婚。
在当时,作为一名女性,更何况是带有三个孩子的妈妈,她选择离婚,选择去创业,都是极其有勇气的一件事。脱离了不幸的婚姻后的陈丽华,生活非常艰苦。
最初她在缝纫社干活,晚上给别人裁衣做衣服,白天还要照顾孩子,日夜操劳。但是,她生命的契机,源自一次生意买卖,这让她快速获得了原始资本积累。
当时她做裁缝的时候,顾客和她说家具行业现在利润很大,这给了她启发。
最开始她是靠着早些年的一点微薄的积蓄,低价购入一些家具后再转卖给他人,从中获取差价。
这让陈丽华尝到了甜头,这桶金比她平日里辛辛苦苦给他人做裁缝一年赚得钱十倍还多。
后来陈丽华乘胜追击,她一鼓作气,开了自己的家具店。靠着前期积累的人脉商脉,以及家具蓝海行业,很快,陈丽华的家具店赚得盆满钵满。
再后来陈丽华发现了大批明清时期的家具,当时大家都没有多重视,但是她却认为这种家具可能在香港那边有市场。于是,她狠下心,举家迁移至香港做起生意。
上天眷顾,她到香港之旅十分顺利,生意蒸蒸日上。她带过去的那批家具,也被香港商人看中,顺利卖出。这也让陈丽华赚得大批利润,获得了资本原始积累。
这时候,这个野心勃勃的商人又开始了新的打算,陈丽华想要做一些别的事情,朝着更大的商业帝国进军,她瞄准了房地产。
乘风而上
可是,就在她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,却遇到了金融危机。那一年,全球性金融危机,给香港的经济带来极大冲击,房地产行业也是处于低迷状态。
这给陈丽华带来了极大的难题,到底是继续死守房地产行业呢?还是离开转行,另寻他路呢?
如果继续留下,面临着极大的风险,很可能最后血本无归,家财耗尽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。但是,陈丽华的直觉,商业嗅觉和前瞻能力,聪明才智起作用了。
她的直觉告诉她,现在的风暴终会过去,并且香港马上就要回归,政策利好下,香港的经济一定能腾飞起来。
于是,她决定再冒险一次,这也符合陈丽华的性格特点,她说要想赢,就得舍得本,有勇气。她期待自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,果然,她成功了。
陈丽华将自己所有的家底都押注上,她在香港买了几块地皮,这是她所有的命根子。
后来全球经济复苏,香港的经济也平步青云般上升,陈丽华之前买的地皮也翻了好几番,她成功了,也使她赚得了一大笔钱。
这些钱,足以使她获得小富婆的称号了。可是,陈丽华注定是要做大事的人,她怎么可能会只躺在现状享受财富呢?她的进取心和争强好胜心促使着她朝着更大的目标进军。
紧接着,陈丽华大笔投资别墅和豪宅,然后再卖出赚取差价,其实,这时候她的资产已经上千万上亿了。
顺水推舟,在1988年,陈丽华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富华国际集团。后来,陈丽华把公司向北京发展,回到自己的故乡。
现在,北京城里金宝街、长安俱乐部都是陈丽华投资的产业。
陈丽华的成功,离不开她的胆子大、直觉经验以及灵敏的商业头脑。她腰缠万贯,一手缔造出千万级商业大厦,但是,作为企业家,她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,她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。
在各个慈善活动、国家遭遇地震、疫情等灾难期间,陈丽华多次捐款。
陈丽华被很多人视为最励志、最成功的女性之一,她用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,女人也能有一番天地、创造出一番事业。
这个曾经的中国女首富,这个独立睿智的女性,注定会为后人所铭记,在鲜花掌声的声誉中,成为众多人的榜样和模范。
陈丽华的传奇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女富豪的身份,还有她和唐僧的婚姻。
两人三十多年的婚姻,虽然相差了11岁并且不被外人看好,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吵过架,相敬如宾。
正如她在鲁豫有约访谈中,表白丈夫,感激丈夫:“迟先生一直勤勤恳恳,对我尊重有加,与我的孩子们也十分有爱,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”。
现在的陈丽华已经81岁高龄,现在的她仍然在投身公益,现在的她潜心研究所爱的紫檀,现在的她子孙满堂安享晚年,并且和心爱的人相伴相依,幸福快乐。
正如《时代周刊》曾这样评价陈丽华“陈丽华的成功,不仅源自她一手创建的富华国际,更源自于她本身的魅力”。
-完-
文|Emanuel
编辑|书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